Terence's Blog

Jugglers and singers require applause.

入手u盘宇瞻AH325及量产过程

对于经常折腾电脑的人来说,很容易把电脑弄崩,没有个u盘非常不方便。而现在这个数据化时代,最重要的莫过于数据了,所以选购存储设备之前不得不做足功课。然而现在的u盘市场乌烟瘴气,扩容盘泛滥,TLC闪存满天飞,买个让人放心的u盘确实不容易。

最近一直考虑买个U盘,TLC闪存的肯定PASS(读写速度慢,可擦写次数少),SLC闪存的又太贵(4G上百块),只能退而求次选择MLC闪存的。前段时间在数码之家论坛看到有网友说最近京东某几款都是MLC的,不过也有人买回来发现是TLC,看来这个东西还真得看人品。易讯倒有保证是MLC闪存的,等我发现已经被抢完了。也曾考虑过数码之家论坛版主自己DIY的魅色U盘精灵,群联UP19主控(做U启、量产兼容性是最好的),镁光原装MLC闪存,不过是盖子式的,容易弄丢也PASS掉了。后来在淘宝看到了现在买的这个,宇瞻AH325黑骑士,群联PS2251-61(PS2261)/UP21的主控,东芝MLC的闪存,读写速度也不错,最后选了8G的,包邮47块。

29号拍的今天才收到快递,拿到手后马上用ChipGenius、ChipEasy测试,显示的确实是群联PS2251-61(PS2261)主控,东芝MLC-8K的闪存,ATTO Disk Benchmark测试速度读18M写10M,还算比较满意,毕竟现在TLC的写能达到5M已经不错了,最让我意外的还是U盘带读写LED灯,本来买的时候看到这个黑乎乎的外壳还以为没有。有图有真相

ChipGenius测试

ATTO Disk Benchmark测试

买u盘很大的目的是用来做U盘启动,U盘启动现在主要有USB-HDD/USB-ZIP和量产成CD-ROM两种方式,USB-HDD方式的制作基本是傻瓜式的,方便快速,不过启动文件可读写,容易受病毒影响,格式化U盘就启动不了了。我选的是量产方式,分一部分出来量产成CD-ROM,剩余的正常存数据(当然还可以做USB-HDD),最重要的是CD-ROM数据为只读,不受病毒影响,即使格式化U盘CD-ROM也不会丢失,非常方便。

确定u盘没有问题之后就开始量产吧。首先下载需要的工具

1.量产工具:

根据ChipGenius测试到的主控型号到数码之家论坛下载相应的量产工具,我的主控是群联PS2251-61(PS2261)/UP21,下载的是Phison MPALL V3.29.0B版本。如果无法识别U盘或者量产失败可以尝试其他版本。我最先下载的V.3.31、V3.32.0C以及V3.33.00版本,设置好参数之后开始量产总是报0*1042错误,可见最新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。我一度怀疑这个东芝的MLC闪存是黑片,不过新买的也没勇气拆开一窥真假。后来看到有网友说前几个版本必须要刷固件才能量产,否则报0*1042错误,V3.29.0B则可以不用刷固件量产。我这新买的在不知道是不是黑片的前提下是不敢刷固件的,万一刷死了卖家估计也不肯换。

2.量产进CD-ROM的ISO镜像

ISO镜像我使用的是天意U盘维护系统网络增强版V2.0,大小283MB,天意U盘维护系统(原完美者U盘维护系统,作者天意单干了)是非常不错的,带Win PE 2003、Win 7 PE、小芭比Linux、DOS工具箱等,基本上全能了。当然老毛桃PE也是不错的,不过缺点是没有Linux系统,碰到上篇文章说到的硬盘逻辑锁就束手无策了。

因为量产工具都是win版本的,所以操作都是在虚拟机的Win XP里面完成的,过程的就不多叙述,因为不同的主控、闪存量产的方法不尽相同,比如说这次的群联UP21的主控量产过程就比以前我量产过的安国主控要稍微复杂些。建议没有十分的把握量产的时候不要烧入固件,很容易刷死。具体的可以到网上找教程,推荐数码之家论坛,技术层面非常牛B的一个论坛。

量产好之后再测试速度仍然是读18M写10M,拷一部1.22G的电脑用时138秒,速度大概9M/S,还比较满意。估计刷固件之后速度会有提升,这个还是以后再折腾吧,先装好ARCHLINUX再说。

量产成功后(左边电脑光驱,中间是U盘量产出来的只读CD-ROM,右边U盘正常存数据)

总的来说性价比还是不错的。。